AI需求支撐原廠擴充產能 DDR5滲透率進入雙位數
2024/3/11
生成式AI需求帶動記憶體產業加速復甦,上游原廠陸續恢復增產及提高稼動率,DDR5成為增產重點,業界估計,DDR5將可望從第2季進入供需平衡。雖然下半年產能持續開出,但由於DDR5滲透率快速提升,終端需求可望消化產能增加,帶動整體滲透率從個位數比重進入雙位數。
受到2023年終端需求放緩、供應鏈庫存去化等因素,導致DDR5滲透率攀升不如預期,隨著新平台推出及AI PC陸續問世換機潮帶動下,市場看好,DDR5取代DDR4的動能將逐步放大。
據市場估計,DDR5在2024年初仍處於供不應求,第1季供給率還有3%缺口,隨著上游原廠策略性調整產能,高頻寬記憶體(HBM)及DDR5供應持續上升,從第2季起供應吃緊的缺口將收斂至1%左右,從下半年起開始進入微幅供過於求。
DDR4於2023年持續進行庫存調節,但上游原廠短期內仍不傾向恢復產能,整體產能排擠效應下,DDR4通路庫存也逐漸恢復健康。據估計,2024年上半DDR4產能供應持續微幅不足,直到進入第4季DDR4滿足率才逐漸回正。
宇瞻總經理張家騉認為,雖然第4季進入供過於求,但上游原廠採取積極產能控制,全年記憶體價格漲勢仍將可以維持延續。
原廠的增產考量仍是以配合應用需求為主,因應AI需求爆發帶動高速運算,推動HBM和DDR5需求加速成長,宇瞻規劃供應DDR5 RDIMM等高階產品打入伺服器相關供應鏈。
隨著HBM大量產出,HBM將從2023年約5~8%個位數比重,從2024年起開始呈現倍數或3倍成長,可望消耗約20%或更多的供給位元,而DDR5滲透率也將明顯提升,上升至20~30%。
尤其是NB、手機主流將採用DDR5或LPDDR5,以第2季來看,原廠DDR5或NAND Flash滿足率並不佳,僅能滿足約5成。至於工控產品仍以DDR4為主,但DDR4滲透率也在提升,以宇瞻存貨來看,過去DDR5比重僅約個位數,近期已提升至庫存比重的20%。
由於DDR5模組須搭載PMIC等零組件,目前與DDR4的差價約3成,而DDR4受到原廠產能供應調整影響,產品價格還有機會再進一步提升。
DDR5在生產過程中,從投片到產出時間拉長、影響整體產出變少,包括測試時間都較DDR4模組長,因此原廠的產能利用率雖然慢慢提升,但實際增加的產出沒有想像中多。
相較於SK海力士(SK Hynix)及美光(Micron)逐步調升產能,目前龍頭廠三星電子(Samsung Electronics)仍尚未鬆口將增加多少產能。業界認為,三星的增產策略將是最重要的觀測點,若下半年需求確實明顯不如預期,不排除原廠供給量將再進行調整。
受到2023年終端需求放緩、供應鏈庫存去化等因素,導致DDR5滲透率攀升不如預期,隨著新平台推出及AI PC陸續問世換機潮帶動下,市場看好,DDR5取代DDR4的動能將逐步放大。
據市場估計,DDR5在2024年初仍處於供不應求,第1季供給率還有3%缺口,隨著上游原廠策略性調整產能,高頻寬記憶體(HBM)及DDR5供應持續上升,從第2季起供應吃緊的缺口將收斂至1%左右,從下半年起開始進入微幅供過於求。
DDR4於2023年持續進行庫存調節,但上游原廠短期內仍不傾向恢復產能,整體產能排擠效應下,DDR4通路庫存也逐漸恢復健康。據估計,2024年上半DDR4產能供應持續微幅不足,直到進入第4季DDR4滿足率才逐漸回正。
宇瞻總經理張家騉認為,雖然第4季進入供過於求,但上游原廠採取積極產能控制,全年記憶體價格漲勢仍將可以維持延續。
原廠的增產考量仍是以配合應用需求為主,因應AI需求爆發帶動高速運算,推動HBM和DDR5需求加速成長,宇瞻規劃供應DDR5 RDIMM等高階產品打入伺服器相關供應鏈。
隨著HBM大量產出,HBM將從2023年約5~8%個位數比重,從2024年起開始呈現倍數或3倍成長,可望消耗約20%或更多的供給位元,而DDR5滲透率也將明顯提升,上升至20~30%。
尤其是NB、手機主流將採用DDR5或LPDDR5,以第2季來看,原廠DDR5或NAND Flash滿足率並不佳,僅能滿足約5成。至於工控產品仍以DDR4為主,但DDR4滲透率也在提升,以宇瞻存貨來看,過去DDR5比重僅約個位數,近期已提升至庫存比重的20%。
由於DDR5模組須搭載PMIC等零組件,目前與DDR4的差價約3成,而DDR4受到原廠產能供應調整影響,產品價格還有機會再進一步提升。
DDR5在生產過程中,從投片到產出時間拉長、影響整體產出變少,包括測試時間都較DDR4模組長,因此原廠的產能利用率雖然慢慢提升,但實際增加的產出沒有想像中多。
相較於SK海力士(SK Hynix)及美光(Micron)逐步調升產能,目前龍頭廠三星電子(Samsung Electronics)仍尚未鬆口將增加多少產能。業界認為,三星的增產策略將是最重要的觀測點,若下半年需求確實明顯不如預期,不排除原廠供給量將再進行調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