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MIC業者對AI商機看法不一 DDR5或為唯一共識
2024/3/18
雖然業界普遍認為,AI能夠帶動整個半導體產業向上成長,但也不是每種晶片產品都能在這個趨勢中受惠,如電源管理IC(PMIC),究竟在AI大趨勢當中能有多少程度的規格升級和出貨提升,幾乎所有PMIC業者在法說會上都會收到類似的提問。
然而,PMIC業者對於AI商機看法似乎有所不同,保守和樂觀的都有,但無論看法如何,似乎都於認定由AI延伸出來的DDR5升級需求,能夠更明確地為PMIC帶來成長。
無論是雲端的AI伺服器,還是邊緣端的AI PC、AI手機等應用,都因整體應用裝置的功能提升,帶動一些週邊晶片的需求成長,如AI伺服器就會需要更高規格的記憶體、高速傳輸、散熱等功能。
相關晶片需求就會由此逐步浮現,如許多台系馬達驅動IC的廠商,都積極地往AI伺服器及AI PC等不同的領域發展當中,但關於PMIC是否能受惠,就有許多不同的看法。
樂觀的業者認為,隨著AI主晶片運算需求大幅提升,正常來說電量會向上增加,勢必會需要更高的功率密度,對PMIC的規格和需求量,都會有所提升。
許多歐美IDM大廠都看準這個趨勢,積極發展相關產品,尤其是針對AI伺服器的高壓、高電流相關應用,更是發展的重中之重。而針對消費性應用的PMIC業者,則是鎖定AI PC等應用積極備戰。
比較悲觀的廠商則認為,現在AI晶片發展趨勢,是積極尋求降低用電量,雲端伺服器需要更功率密度更高的高規格產品,在消費性電子產品方面,都希望耗電量可以持續下調,或許不需要高階PMIC產品,甚至直接沿用既有舊品,都是有可能的。簡單來看,PMIC業者在AI大趨勢中能獲得的挹注,非常零星且邊緣。
不過,無論對AI是樂觀還是悲觀,AI帶動DDR5記憶體規格加速滲透這個趨勢,或許是最能夠期待的商機。為因應雲端的AI模型訓練,記憶體空間需求大增,DDR5在伺服器滲透率已達到較高比例,但在邊緣端則還有待提升,主要是價格上並未完全達到大幅採用的成熟點。
不過生成式AI模型運算對於記憶體空間的需求門檻,很快也會隨著生成式AI走向邊緣,成為邊緣裝置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,屆時DDR5在消費性電子的滲透速度有機會加快,PMIC需求也能跟得向上成長。
然而,PMIC業者對於AI商機看法似乎有所不同,保守和樂觀的都有,但無論看法如何,似乎都於認定由AI延伸出來的DDR5升級需求,能夠更明確地為PMIC帶來成長。
無論是雲端的AI伺服器,還是邊緣端的AI PC、AI手機等應用,都因整體應用裝置的功能提升,帶動一些週邊晶片的需求成長,如AI伺服器就會需要更高規格的記憶體、高速傳輸、散熱等功能。
相關晶片需求就會由此逐步浮現,如許多台系馬達驅動IC的廠商,都積極地往AI伺服器及AI PC等不同的領域發展當中,但關於PMIC是否能受惠,就有許多不同的看法。
樂觀的業者認為,隨著AI主晶片運算需求大幅提升,正常來說電量會向上增加,勢必會需要更高的功率密度,對PMIC的規格和需求量,都會有所提升。
許多歐美IDM大廠都看準這個趨勢,積極發展相關產品,尤其是針對AI伺服器的高壓、高電流相關應用,更是發展的重中之重。而針對消費性應用的PMIC業者,則是鎖定AI PC等應用積極備戰。
比較悲觀的廠商則認為,現在AI晶片發展趨勢,是積極尋求降低用電量,雲端伺服器需要更功率密度更高的高規格產品,在消費性電子產品方面,都希望耗電量可以持續下調,或許不需要高階PMIC產品,甚至直接沿用既有舊品,都是有可能的。簡單來看,PMIC業者在AI大趨勢中能獲得的挹注,非常零星且邊緣。
不過,無論對AI是樂觀還是悲觀,AI帶動DDR5記憶體規格加速滲透這個趨勢,或許是最能夠期待的商機。為因應雲端的AI模型訓練,記憶體空間需求大增,DDR5在伺服器滲透率已達到較高比例,但在邊緣端則還有待提升,主要是價格上並未完全達到大幅採用的成熟點。
不過生成式AI模型運算對於記憶體空間的需求門檻,很快也會隨著生成式AI走向邊緣,成為邊緣裝置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,屆時DDR5在消費性電子的滲透速度有機會加快,PMIC需求也能跟得向上成長。